說起少林功夫片,許多人都會聯想到1982年張鑫炎執導,讓李連杰一舉成名的《少林寺》,其實這也正常,因為這部電影,曾在內地創造過上億的票房神話,那時內地的電影票只要幾毛錢一張,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但在歐美和東南亞,大多數觀眾所熟知的少林功夫電影,卻是1978年的《少林三十六房》,這是一部在海外頗受好評的南少林功夫片,也被譽為最真實、最全面的少林功夫片。
本片在海外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在美國Ranker網站評選的「七十年代世界最佳功夫電影」中,這部影片仍然排名第三。
(1)
本片講述了清朝「三德和尚」劉裕德的故事。片中的劉裕德原是廣州某海鮮鋪子的少爺,后因秘密參加反清行動而被清兵追殺,最后只得負傷逃亡少林寺。
劉裕德昏迷數天后蘇醒,為了能繼續在少林修行,練成絕世武功,他先從少林寺「武功第一」的第三十五房練起,然后在其余的三十四房鞏固基礎。
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在于,它將少林武學的精妙和修煉過程都囊括了進去,并將很多生活中的瑣事,都融入到功夫的修煉中。
就拿劉裕德最初進入的第三十五房來說,即便是吃飯、洗碗、前往飯廳的途中,都需要踩著浮木才能通過,可想而知這一房的日子有多苦,但更苦的還在后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