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可能還不知道,我們每輸入一次驗證碼,就是在幫大公司免費打工一次!
驗證碼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最初的目的只是進行簡單的真人校驗,即區分當前操作的是機器人還是真人。因為很多用戶使用外掛輔助批量注冊登錄某些網站,導致網站出各種問題,所以研究出來了驗證碼防止機器輔助。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驗證碼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
例如谷歌曾準備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數字圖書館,但是這個操作既費時又費力。很多古書已經不是很清晰了,機器很難精準識別出來,便使用驗證碼來幫助數字化古籍。
谷歌會向用戶顯示兩個圖像,其中一個是已知的單詞或數字,另一個是古籍中的模糊文字。用戶需要輸入已知的單詞或數字,以證明他們是人類。同時,他們的輸入也被用于幫助識別古籍中的模糊文字。
通過這種方式,谷歌利用了大量的人類輸入來幫助識別和數字化古籍,從而提高了古籍數字化的準確性和效率。
例如某個詞匯一旦有 10 個人輸入相同的答案后,就會被當成這個古書的正確詞匯,進行記錄。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就能數字化 230 萬多本書,可以說幾個月就可以翻譯出《紐約時報》幾年的內容。
谷歌近幾年又把驗證碼換成了消防栓、腳踏車、斑馬線、紅綠燈、汽車之類的圖片讓用戶選擇同一類相同內容的圖片,其實這也是為了幫助谷歌來訓練他們的人工智能,完善谷歌地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