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或許聽老一輩人說過,土公蛇有劇毒,比銀環蛇還要厲害。土公蛇真有的那麼厲害嗎?為什麼知名度不銀環蛇呢?
「土公蛇」這個名字和「菜花蛇」類似,是一類蛇的俗名而非特指某種蛇。
許多蛇生活在人煙稀少荒郊野嶺,普通老百姓對它們了解不深。為了方便區分,直接將哪些長相灰撲撲,攻擊性又強的蛇命名為「土公蛇」。
不同省份的土公蛇對應的蛇各不相同,有說是長島蝮,還有烏蘇里蝮、阿拉蝮、中介蝮。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土公蛇,是生活在華中、華南地區的短尾蝮。ADVERTISEMENT
«——【·土里土氣的短尾蝮·】——»
單從外貌上看,短尾蝮蛇被叫做「土公蛇」一點毛病都沒有。
短尾蝮身體短粗,大腹便便。頸部細短,將腦袋和身體清晰區分開。頭部吻尖顎寬,呈現三角狀,三角頭是很多毒蛇共有特征。
它們的顏色以灰褐、黃褐和紅褐色為主,覆蓋橢圓形對稱花斑紋,眼眉向后延伸出兩條白紋,常見為黑色尾尖。這樣的配色在色彩豐富華麗的毒蛇家族,算得上十分寒酸。
休憩時,它們喜歡將自己盤做一團。如此顏色和體型,文雅點的人看見它們叫「土公蛇」,隨意粗俗的就直接說是「狗屎蝮」或「狗屎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