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優渥的家庭,父親是將軍,母親是教師,可他卻偏偏成了江湖中人;
他在一場大火拼時,以寡敵眾,一刀斬退敵對勢力大哥,從此名聲大噪;
他在幫派新舊勢力緊張之時,左右逢源,成了維持平衡的「潤滑劑」;
他退出江湖后,經常開著豪車在夜店舞廳里醉生夢死,年僅65歲就患病去世;
有這麼一個父親,他那當明星的兒子,對外一直都隱瞞著自己的身世。
他就是竹聯幫的「嬉皮教主」,陳功。
1943年,陳功在台北出生,家住眷村,父親是一個國民將軍,母親是人民教師,這樣的家庭條件,比起普通人好了不少。
但是在那個年頭,台灣本地人對外地人很是排斥,而老蔣戰敗后,一口氣帶著兩百多萬的外地人來到台灣,因此本地人與外地人的沖突不斷。
到了后面演變為分幫結派,本地人自稱「本省掛」,外地人稱為「外省掛」,兩方人馬誰也瞧不起誰,常年都能在街頭巷尾看到他們在打斗的景象。
陳功家里所住的眷村也是很有來頭,而眷村便是當局給軍官、教師、公務員等公職人員所配置的宿舍。
雖說是宿舍,但由于人數實在太多,宿舍數量也多,因此組成了村落,名為「眷村」。
住在眷村里的,大多數都是外來的人,本土人很少會住進去。
上學后,出身眷村的陳功,在學校里經常被出身本土的同學排擠,想好好學習都不行。
上國中后,陳功意識到,出來混要有背景,不然常年在別人眼里都是小鱉三,于是他加入了「血盟幫」。
正值熱血年紀,「血盟幫」經常與本土學生組成的幫派打斗。
由于父親是個將軍,陳功一身武功自然不在話下,是幫派中最強的戰力,也因為太能打了,很快就闖出了名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