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剛剛當上老闆的李連杰非常忙碌。
這一年,他一口氣開拍了6部武俠片,徹底開啟了香港電影的武俠熱。
其中包括兩部《方世玉》,兩部《黃飛鴻》,還有王晶的《倚天屠龍記》,以及《太極張三豐》。
《太極張三豐》是自家公司的第二部作品,李連杰寄予厚望,不僅重金邀請八爺袁和平執導,還請內地軍區調了個營當群演,場面宏大,動作精細,是不折不扣的大制作。
本以為能再創新高,沒想到票房卻遭遇了滑鐵盧。
最后僅僅收獲了1200萬,虧得一塌糊涂,甚至不敵兩部三級片,只略高于李麗珍的《蜜桃成熟時》。《倚天屠龍記》更是徹底撲街,連規劃好的續集都胎死腹中。
李連杰因此頗有點心灰意冷,之后干脆改拍時裝功夫片,例如《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鏢》和《給爸爸的信》,這才重新找回功夫之王的場子。
不過經典永遠是經典,雖然在香港票房不佳,但隨著盜版泛濫,《太極張三豐》反而成了內地錄像廳的鎮店之寶,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如今29年過去了,劇中的演員都過得怎樣呢?
《方世玉》爆紅之后,李連杰很快盯上了另一個武俠IP——張三豐,決定故技重施展現張三豐的少年時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