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曾經興起過一陣「特異功能」熱潮,而香港電影人也因此受到啟發,紛紛在電影中設計出相關角色以及相關橋段,像1990年的《賭圣》以及1991年的《賭俠》都是個中代表。
以上兩部作品的票房成功,也推動越來越多的港片涉及到該題材,而1992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更直接用該題材作為片名,它就是由徐小明執導,鐘鎮濤、吳君如、利智主演的《特異功能猩球人》。
電影講述了「特異功能」人士張寶珊(吳君如)受兄張寶勝之托,護送寶物「麒麟球」到港,不料沿途卻遇到華叔(元華)率領天眼通、狐仙、神醫等同伙攔截,在慌亂中,寶珊竟將麒麟球交給猩猩芝達,在雷電加上麒麟球的雙重作用下,芝達突然變成了人類(鐘鎮濤),而寶珊一邊在找把芝達變回猩猩的方法,一邊又教芝達如何做人,卻不想芝達在與人類yoki(利智)的接觸中喜歡上了對方的故事。
當年本片在香港公映后,僅取得240萬港元票房,這樣的成績在佳作眾多的1992年并不算突出,但在娛樂性及創意方面,卻有著不少取勝之處,譬如一開始寶珊智斗村民,把村民錢包里的紙幣變成白紙,然后當著他的面燃燒,又譬如寶珊和哥哥用手摩擦就把米飯煮熟以及把魚烤熟,這些很生活化的「特異功能」,被吳君如詮釋得非常滑稽搞笑。
此外,影片也通過一些「玩梗」來制造出笑料,譬如影片中段,芝達送花給寶珊,嘗試撩妹,這段拍的很像現在的土味情話,還有吳君如把十個手指頭每個上面套一個安全套來假裝橡膠手套。
或許是為了與搞笑文戲相貼合,本片的動作設計也呈現出了「寫實+浮夸」的特點,如寶珊的打戲雖是一招一式的實打,但吳君如在表現時,就顯得十分誇張有趣,自帶喜劇效果。而斗法部分,則是在有限的條件內,盡可能地做出夸張,如華叔同寶珊斗法,三條閃電同時擊中芝達,這場面是相當「壯觀」的。
本片的導演是以《大俠霍元甲》、《陳真》、《木棉袈裟》而被大陸觀眾熟知的徐小明,早在八十年代他就進入大陸率先試水了合拍片,對大陸生活及文化十分了解,所以他欲借這部《特異功能猩球人》對「亞文化」
做進一步的探討,也就不足為奇了。片中寶珊的哥哥名字叫張寶勝,其實惡搞的正是八十年代名噪一時的「氣功大師」張寶勝,據說林青霞、瓊瑤等人都曾被他騙過,直到1995年反偽勢頭正猛,隨著「特異功能」被證實只是魔術障眼法而已,這股熱潮才漸漸褪去,張寶勝眼見騙局被揭發,隨后也銷聲匿跡了。
因此導演徐小明在執導本片時,對那些所謂的特異功能其實也是持質疑態度的,譬如麒麟球這樣一個厲害的寶物,竟然需要充電續航,這樣的情節,亦反映出導演故意采用夸張、搞笑的故事來表達出作者的諷刺和批判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