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壇,有許多我們熟悉的明星。
他們作為香港娛樂圈的「頂流」,都有屬于自己的稱號。
比如周星馳被稱為「星爺」、周潤發被稱為「發哥」、張國榮被稱為「哥哥」、謝賢被稱為「四哥」。
除了男藝人之外,香港還有四大「姑」字輩女星。
比如「紅姑」鐘楚紅、「梅姑」梅豔芳、「三姑」吳君如、「藍姑」藍潔瑛。
除了以上「姑」、「爺」、「哥」字輩的明星外,還有十幾位「叔」字輩大咖。
他們的影響力和實力都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一起來扒一下這些「叔」字輩大咖都是誰?
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
他兄弟姐妹眾多,因為在家排行老六,後來就得了「六叔」的名號。
邵逸夫是一個富二代,他的父親是一個商人,經營顏料生意,頗有名望。
然而在亂世之中,父親去世,家道中落。
邵家幾個兄弟毅然決然的投入了電影這片新興行業。
1925年,邵逸夫大哥創辦了「天一影片」公司,擔任經理,其他幾個兄弟則分管編劇和發行。
中學畢業後,邵逸夫也加入了「天一影業」,因為說的一口流利英語,被安排到新加坡發展市場。
新加坡的發展很順利。
但香港市場舉步維艱,1957年51歲的邵逸夫代替二哥到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影視公司」。
在「電懋(mao)」和「長城」兩大電影公司的夾擊下,「邵氏」不斷發展壯大。
邵逸夫精通電影中的任何工作。
不論是導演、製片、化妝,樣樣在行,他對電影的質量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影片結尾的那句「邵氏出品,必屬精品」,尤其深入人心。
在邵氏的巔峰時期,每週有超過200萬觀眾,觀看邵氏電影。
邵逸夫也因此被稱為「亞洲娛樂之王」!
1967年,60歲的邵逸夫創建了香港無線電視,也就是TVB,他的人生走進入新的輝煌。
TVB在邵逸夫的帶領下,好戲連台。
拍攝了《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鹿鼎記》等經典作品!
邵逸夫的一生,可以說是「生命不止,工作不息」。
他一生拍了一千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是香港成就「東方好萊塢」的奠基人。
捧紅了數以千計的明星,包括「四大天王」、「五虎將」和一代代「港姐」。
1987年,邵氏宣佈停止生產電影。
2011年3月,邵逸夫將TVB股權賣給富豪陳國強,自此TVB跨越40多年的邵逸夫時代正式結束。
104歲的邵逸夫則退出江湖!
邵逸夫不僅是影壇大亨,還是一名慈善家,尤其是對教育和科技事業。
他捐贈的資金遍佈神州各地,全國許多大、中、小學都有他捐建的教學樓和圖書館。
即以他名字命名的「逸夫樓。」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安詳去世,享年107歲!
王天林,1928年出生于上海。
少年時隨叔叔去了香港,從事電影行業。
王天林的首部影視作品《峨眉飛劍俠》,獲得了不俗的市場反應。
他導演的作品,題材和類型廣泛。
不論是歌舞片、愛情片、文藝片、悲情片,還是喜劇片都能輕鬆駕馭。
因此王天林還被人們叫做「王大仙。」
他執導拍攝的《陸小鳳》《蕭十一郎》《楚留香》《書劍恩仇錄》《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千王之王》等經典影片,奠定了他在無線的「金牌監製」地位。
王天林捧紅了許多天王巨星。
比如鄭少秋、汪明荃、周潤發、翁美玲等,大家所熟知的大導演杜琪峰,也是王天林一手提拔起來的。
王天林一生桃李無數,最讓他驕傲的,莫過于自己的兒子王晶。
在父親的影響和薰陶下,王晶也成為了香港影壇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
2002年,香港「金紫荊獎」最具含金量的「終身成就獎」頒給王天林。
2010年王天林與世長辭,享年83歲
林正英,1952年出生于香港。
他11歲跟著師傅粉菊花學習京劇,與陳龍、尊龍、羅家英為同門師兄弟。
17歲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
林正英是李小龍最信任的武師,據說他不到場,李小龍寧願不開機。
他曾給李小龍的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和《龍爭虎鬥》做過武術指導。
和李小龍合作的這段經歷,是林正英演藝生涯第一段高光時刻。
1973年,李小龍突然辭世。
林正英加入洪金寶的「洪家班」,並成為骨幹精英。
1985年,出道16年的林正英,第一次擔任男主角,憑藉一部靈幻喜劇電影《僵屍先生》紅遍整個香港和東南亞。
後來,林正英又主演了十幾部相同題材的電影,成為香港僵屍片的「一代宗師」。
因在影片中林正英扮演的僵屍道長,被稱為「九叔」,在戲外影迷們也親切的稱他為「英叔」或「九叔」
1997年林正英因為肝癌去世,享年45歲。
吳孟達,1952年出生于福建。
7歲隨家人移居香港。
1973年,報考香港無線藝員培訓班,正式踏入影視行業。
1979年,憑藉出演《楚留香傳奇》中的「胡鐵花」一角,紅遍香港,影視資源接到手軟!
成名太早,年少膨脹。
吳孟達每天喝酒打牌,欠下了30萬港幣,一夜破產。
所有人都覺得他「爛泥扶不上牆。」
但在師友的勸導下,吳孟達改過自新,努力鑽研演技,蓄勢待發。
點擊下一頁看完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