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觀眾并不認識「黃炳耀」這個名字,但一說到《逃學威龍》,《賭俠2之上海灘賭圣》當中的「奪命剪刀腳」黃局長,一定會喚起你對他的記憶。
該角色的扮演者其實大有來頭,他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壇的首席編劇,當時很多賣座港片的劇本創作都有黃炳耀先生的參與,只可惜他年僅45歲就去世了,這對港片乃至整個華語影壇來說是都是一大損失。
黃炳耀1946年11月出生于廣西梧州,其合作伙伴們都喜歡叫他的英文名「Barry」。他曾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的高材生,在進入影圈之前曾是培圣中學的一名老師,其實他的編劇之路,早在七十年代「佳藝電視」時期就已經開始。
八十年代初,黃炳耀經人介紹至成龍的「拳威」公司為其名下的《老鼠街》擔任編劇工作,而該片也讓他順利簽約嘉禾電影。
後來,他又被推薦給了洪金寶并負責編寫《敗家仔》的劇本,而從此開始,他也成為跟隨洪金寶「打江山」的重要功臣,經典賣座系列片《五福星》系列以及《僵尸先生》系列的劇本都有黃炳耀的重要參與,當時「寶禾」公司能夠一度走向輝煌,且成為為嘉禾提供片源最多的衛星公司,黃炳耀實在是功不可沒。
在編劇方面,黃炳耀素來以高產而又保質著稱,八十年代,他一面為洪金寶的「寶禾」以及「寶祥」編劇,同時又可以騰出時間精力橫跨陳勛奇的「永佳影業」,策劃并編寫出了《提防小手》《空心大少爺》《君子好逑》以及《龍鳳智多星》等多部電影,其最高紀錄一年可以寫出多達七個電影劇本。
據與黃炳耀有過密切合作的香港電影人左頌升回憶,當時他們一起開劇本討論會時,黃炳耀因平日工作太忙,疲勞到只能利用開會的功夫休息一會,當眾人都以為他睡著時,但他的大腦仍在保持著高速運轉,嘴里仍能妙語連珠地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通過這一個小小的事例,也能很好地解釋黃炳耀為何是「高產編劇」了。
黃炳耀被人稱作「天才編劇」,不僅因為他從來不拖劇本,總是能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將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此外他也很擅長揣摩電影公司老闆以及導演的想法和提議,常常在電影只定好一個片名的情況之下將劇本寫得既滿足對方的意愿又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所以到了九十年代,王晶、吳宇森和元彪等人,都爭相與之合作。
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黃炳耀也以客串演員身份相繼出演了《奇謀妙計五福星》《伊人再見》《猛鬼學堂》《無名家族》等二十多部電影,但其中最令人難忘的,莫過于他在《逃學威龍》當中塑造的派出周星星去學校執行臥底任務的局長角色。
這一人物形象,其實算是《朋黨》以及《咖喱辣椒》當中「周sir」的延續,不過因為這次注入了「奪命剪刀腳」的標志性絕招,「這是一只善良的槍」等等爆笑的對白,使得「黃局長」相較「周sir」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鮮活。後來王晶開拍《上海灘賭圣》以及《逃學英雄傳》時,又邀請黃炳耀再次重現了該角色,由此可見「黃局長」是多麼受到觀眾和影迷歡迎。
黃炳耀長期患有糖尿病,1991年10月,他赴德國為《辣手神探》的劇本尋找創作靈感時,因糖尿病引發的心梗而去世,終年45歲。而在同年拍畢,兩年以后才公映的《記得香蕉成熟時》,也成為了他在大銀幕上的最后一次亮相。
為了表彰黃炳耀為港片所做出的貢獻,次年金像獎還追授他「專業精神獎」,然而比他英年早逝更令人惋惜的是編而優則演的他卻從沒有真正拿過一次「最佳編劇獎」(僅入圍提名),更沒有正兒八經地當過一回導演,如今,我們也只能透過八九十年代的老港片去回顧黃炳耀的音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