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老房子旁邊圍墻的巖石上面長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植物,很多人都稱它為「骨科高手,骨碎補的基源」,現在已經長得非常的漂亮,在我們這邊也是實屬罕見,這種植物在以前的時候也是幫助過非常多的人,它的藥用價值也是非常的高。今天非常幸運的遇見,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看一下有多少人對這種植物有一定了解的。如果喜歡植物的朋友,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剛剛從這邊經過,一抬頭就意外發現了這種漂亮的植物,這種植物一般是寄生在古樹上面,但是沒有想到在這個老墻上面的巖石上面也有這種植物,這種植物有一個名字叫骨科高手。
骨碎補到底是長什麼樣子的?給大家仔細地來認識一下,希望你們以后遇見也能認識。
骨碎補,別名崖姜、巖連姜、爬巖姜、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它是寄生植物,喜歡在巖石上生長,非常特別。而且它的葉片像不像龍鱗一樣,非常的有型,這就是萬物的植物,真的是不得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它基部的葉片都是干的,翻開來給大家看一下,里面有這種金黃色的毛一樣,有點像金毛狗狗蕨的感覺,但是里面的這個是它的根,主要的入藥部分都是在這里,大家可以看一下,像不像那個狗的爪子,這樣子非常的可愛有型。
根部上面就是葉片,如果根部越粗壯,它的一個葉片就長得越茂綠,而且它的葉片非常的有型。
這種植物也是一種蕨類,它的學名叫槲蕨。它是槲蕨科槲蕨屬的植物,喜歡在巖石上生長,我們可以看到它主要是通過孢子粉傳播繁衍后代的。
我用手指刮開來給大家看一下,這是綠色的,主要的入藥部分都是在這里,如果要使用就要把上面的刮干凈,我扳一點下來看一下,一下子就扳出來了,非常的脆。
這種植物如果長得越肥,說明它的藥用價值也是越高的,它還可以通過分株的方式寄生在這個巖石上面,但是能不能寄生活,這也要看它的一個環境。
骨碎補的名稱又是怎麼由來的呢?據說在很久以前,一位神農在懸崖邊上采藥,不小心掉下去骨折了,這個時候非常的傷心說了一句話,「醫家之心卻難醫自己的命」。
猴子看到他楚楚可憐,于是叨來了這種植物讓他吃下去,后面他覺得就好了,非常的神奇,就稱它為骨碎補,又因為是猴子給他的,所以又起名叫它猴姜。是這麼由來的。
也有相傳唐明皇帶著妃子去山上圍獵,妃子不小心摔下馬之后形成骨折,衛士就用這種草藥醫好的,故此就稱這種草藥為骨碎補的名字。
雖然說植物很好,但是我們一定要遵醫囑,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哦。
通過剛剛的小故事我們就知道,在以前缺醫少藥的年代,這種骨碎補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面也有記載它的藥用價值,說明這種植物真的是非常不錯,難怪稱它為骨科高手的骨補碎。
骨碎補根狀莖入藥,富含黃酮、生物堿、酚類等有效成分,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續筋、治牙疼、腰疼、久瀉等功效。
朋友們,在你們的家鄉有沒有這種植物,你們對它有多少的了解?也可以把你們知道的有關他更多的知識點在下方進行留言分享探討一下。本期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里,如果這種植物對你的生活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不妨給個點贊,或者是關注我,下期帶大家了解更多農村的植物知識,我們下期不見不散,拜拜。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