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一部41年前的香港電影的修復重映引發了不少關注。
這部電影正是由張國榮、湯鎮業、夏文汐、葉童主演的經典電影《烈火青春》。
該片由新浪潮導演譚家明執導,拍攝期間波折不多,上映后更是遭到了教育團體和社會組織的投訴,被指控影片中的不良劇情可能危害青少年,導致影片一度被禁播。
最終片方為了獲得公映機會,只好對影片做進一步調整,刪去部分情節才能公映。
只是影片沒能取得很好的反響,僅上映7天就匆匆下映,票房230萬港幣。
但在此后的多年當中,這部電影卻逐漸得到證名,被影評人奉為經典,時至今日已經成為: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繞不開的名作。
也因此,該片在今年做4K修復重映的消息,引發了轟動,讓很多影迷為之期待。
今天就來聊聊這部香港影史上的爭議之作——
《烈火青春》
Nomad
影片上映于1982年,由新浪潮幕后推手「世紀影業」拍攝制作。
此前在寫《兇榜》的時候提到過,「世紀影業」由新浪潮名導余允抗和劉鎮偉創立,因此兩人也擔任了電影的監制,「世紀」
出品的很多電影都成為新浪潮重要作品,如《邊緣人》、《殺出西營盤》等。影片的編劇兼導演是新浪潮電影大師譚家明,這個名字在如今已經被遺忘,但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壇卻是聲名赫赫,連大導演王家衛亦算是他的學生。
譚家明被視為新浪潮的領軍人物,其電影高度風格化,以影像凌厲見,在無線電視時期就制作過多部很有影響力的劇集,八十年代開始成為導演,處女作是一部風格鮮明的另類武俠片《名劍》。
此后譚家明拍攝了電影《愛殺》,由林青霞和張國柱主演,該片是著名美術指導張叔平第一次掛名做美術,電影中出現了讓人驚艷的紅白藍影像;此后指導過《最后勝利》、《殺手胡蝶夢》等電影。
譚家明在九十年代就退出導演圈,開始負責王家衛電影的剪輯工作,成就了《阿飛正傳》與《東邪西毒》,一直到2006年才又指導電影《父子》,幫主演郭富城拿下影帝。
香港資深影評人石琪曾經形容譚家明:「他的失敗作仍比很多人的成功作燦爛。」
這部《烈火青春》的故事構思始于導演譚家明,當時他想拍一部反映尼采的「游牧思想」的電影,遂找來編劇陳冠中寫了一個故事,電影的英文片名Nomad,意為「游牧民,流浪者」。
這個標題源自尼采「活在城市中的新游牧人」的概念,它不僅是片中的一艘船的名字,更是故事主人公游離與虛無的心理投射。
在譚家明最初的構思中,整部電影沒有明確的情節主線,劇本創作期間,他和編劇陳冠中一起在香港到處閑逛,構思的方式和最后創作的故事都頗具戈達爾的色彩。
原本取名叫做《反斗幫》,但在導演嚴浩的建議下改名為《烈火青春》。
然而影片拍到一半,譚家明就花光了預算。投資人很是不滿,因此找來了其他編劇和導演來補拍,其中便包括了邱剛健和唐基明。但補拍完成后的電影,又在上映時因電影中的爭議場面引發軒然大波,被批評傷風敗俗,最后電影一度被禁映。
演員方面,本片并非張國榮首次演電影,卻是他本人定義的真正銀幕處女作。
兩位女主角葉童與夏文汐都是首次出演電影,卻憑借片中的大膽演出而一鳴驚人。
兩人之后都與新浪潮導演建立合作,編劇唐基明同年邀請葉童參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殺出西營盤》,而該片編劇之一方令正在兩年后也拍攝了首部長片《唐朝豪放女》,令不到20歲的夏文汐聲名大噪。
至于片中的另一位主演湯鎮業,當時還是無線電視台的演員,電影拍攝時他正在電視台拍攝武俠劇《天龍八部》,因此劇組每天都要等他從無線片場拍完戲后再過來開工。
說了這麼多,再說電影的故事。
按照導演譚家明的自述,這部電影是一部「青春片」,講述的是一群八十年代想做就做肆意揮霍人生與青春的浪蕩青年們。電影將鏡頭對準青年演員的美好軀體,展現青春的活力和青年的迷茫。
電影在情節上可以劃分為兩部分, 前半部主要描述四位主角的相識到熟悉以至發展熱戀經過,其中包括張國榮飾演的Louis和葉童飾演的Tomato, 以及湯鎮業飾演的阿邦和夏文汐飾演的叛逆少女Kathy的兩段情。
兩段感情戲中, 以Kathy和阿邦的戀情刻畫比較突出。
原本在游泳館工作的救生員阿邦,在工作期間遇上出身富貴的叛逆女孩Kathy,,先是在泳池被整蠱搶去泳褲, 其后在唱片店再次碰上本來是上前理論,轉眼間已是互相搭上。
而Kathy有個在音像店打工的弟弟Louis(張國榮 飾)則邂逅了Tomato(葉童 飾),Louis為送Tomato開車回家,得知對方男友拋棄無家可歸時,付錢讓她到酒店過夜,兩人因此成為情人關系。
在兩段愛情戲當中,編導植入了一些青少年問題,包括阿邦年幼的弟弟早戀導致女友懷孕,被女方家人鬧上門要求阿邦家里負責,還有富家少爺Louis糜爛的私生活,喜歡躺在浴缸中吸食一種讓日本青少年沉迷的「電油」。
雖然這些情節鋪陳故事性比較低, 卻勾劃出是個角色不同的背景及性格, 而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 就是在揮霍青春之余, 好奇任性、行為大膽且不顧后果。
張國榮飾演的Louis尤其具有代表性,戲中的他是一個略顯羞澀的富家少爺,頹廢浪蕩憂郁深情,他渴望搭乘父親那艘名為「游牧」(Nomad)的船只前往阿拉伯,湯鎮業扮演的阿邦嘲笑他是個「娘娘腔」,他反擊道「你才是娘娘腔」,兩人之間可以大打出手,又能很快化敵為友。
在影片前半段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戲份,當屬阿邦與Kathy電車上的「調情」戲份。
阿邦與Kathy成為戀人后,一心想要帶Kathy回家發生關系,卻一直被人打擾,讓阿邦沒法與Kathy突破禁忌,兩人只好外出坐上一輛夜間電車,情濃意濃的兩人遂在電車上旁若無人的親熱起來。
這場戲堪稱新浪潮電影中的經典一幕,因其大膽地展現當時青年人的「情愛觀念」,在當年被要求做部分鏡頭的刪減才允許上映。
以如今的眼光來看,這場戲其實拍得非常浪漫唯美,更對電影中的兩組人物關系的塑造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湯鎮業與夏文汐在電車上調情是大膽張揚,而張國榮與葉童則是少男少女的純情戀愛,富家子女張國榮和夏文汐,前者是西洋化而內向懷舊,后者是東洋化而張揚直接,暗示了香港作為殖民地東西文化交融影響的特征。
電影的后半段情節經過大幅度修改,劇情急轉直下,危機始于Kathy的日本前男友武田信介(翁世杰 飾),他的突然回港讓主角四人組陷入了一場悲慘殺戮當中。
武田信介的身份是日本赤軍組織的逃兵。赤軍是當時臭名昭著的恐怖組織,曾經策劃過多起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血案,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尤其活躍,但自九零年代以后,主要成員被逮捕,該組織也宣告覆滅。
日本赤軍常常出現在香港電影中,被塑造成為危害社會的反派武裝分子,如洪金寶的《最佳福星》、王晶執導的《驚天12小時》。
《烈火青春》中武田信介從赤軍組織叛逃,結果遭到了日本方面派來的女殺手千代子的追殺。女殺手查到為調查武田信介的下落,悄悄混入Louis的圈子,從毫無機心的Tomato口中得知,武田信介躲在Louis父子的帆船Nomads上面,于是開始了一場殺戮行動。
這天,Louis、 Tomato、Kathy及阿邦四人相約大嶼山游玩, 但在他們臨離開時, 千代子的快艇經過, 她一刀砍死了阿邦. 之后又在在沙灘上跟據赤軍的戒律, 威逼武田信介剖腹自盡。
接著,千代子又殺死了Kathy, Louis和Tomato聯手把千代子殺死,僥幸保住性命。
電影最終定格在死里逃生的Louis和Tomato站在朋友尸體旁,擁抱在一起的畫面,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烈火青春》是一部很難被定義的電影,既不是傳統的青春片,也不是純粹的暴力復仇片,而造成電影風格雜糅的原因就在于影片拍攝過程中因預算透支,導致導演譚家明失去拍攝控制權,最終成片版本經過大量補拍,已經與譚家明最初構想不同。
根據電影最初的編劇陳冠中的回憶:「誰知戲才拍了一半,譚家明已把預算經費花光,而且若把故事拍完,片長非三小時不可。這時候投資方叫停,找來了五個名氣都比我大的編劇想辦法結尾,結果弄出個日本殺手把主角殺掉收場,補戲的導演不是譚家明,是唐基明。」
陳冠中在這段回憶中大有替導演譚家明叫屈之意,證明影片最后結局的海灘殺戮戲份并非譚家明原定結局,因此電影最后情節的突兀和風格的割裂也就不難理解。
作為一部新浪潮電影,《烈火青春》是譚家明個人的八零年代青春殘酷物語。影片用浪漫大膽的風格刻畫出兩對青年男女的性與愛,如同烈火一般燃燒揮霍著自己的青春,大膽而熾熱。
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無所事事的四個年輕人在好似烏托邦一樣的郊外玩樂,葉童扮演的西紅柿感嘆「我們對社會沒什麼貢獻」,路易回答「什麼社會,我們就是社會」。
從這句台詞不難看出,譚家明想要表達是時代的青春,而不是純粹生理上的青春。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經濟騰飛時期,但本土文化卻在不斷衰弱的過程,所謂流行文化其實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外來事物。面對日本和西洋的文化入侵,香港青年們顯得茫然無措,渴望精神逃離的游牧思想,因而成為導演譚家明的一種美好希冀。
就像電影海報上的那段英文說的那樣:他們年輕而又叛逆,他們追求流浪與游牧式生活的日子里,青春,是他們最好的陪伴,也是他們難以抗拒的欲望,一種追求更強烈刺激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