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南部的福建、廣東和廣西省一帶中,棲息著國內大部分的蛇類,這里的氣候非常適合蛇類生存繁衍,因此每年發生被毒蛇咬傷,甚至致死的事件數量也一直是名列國內前茅。
但當地人經常會發現,在其中的一些蛇類咬傷案件中,一些人聲稱被眼鏡蛇咬傷,趕來醫院治療,可傷者卻沒有出現一點點中毒癥狀。甚至有些人在消毒傷口后貼個創口貼就安然無事了,這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難道當地人在頻繁被眼鏡蛇咬傷后逐漸進化出了抗毒能力?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動物知識BOT就帶大家漲漲知識。
首先,在全球幾千種蛇類中,眼鏡蛇可以說是大家最容易識別的蛇類之一。因為眼鏡蛇科的成員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受到威脅或在進攻狀態下時,它們會擴張膨大自己的頸部,以此來警示敵人。這個獨特的圓弧形狀加上蛇背部的花紋,看起來就像一副眼鏡一樣,因此被統稱為眼鏡蛇。
而正是由于這個看上去非常容易識別的特點,讓一些實際上不是眼鏡蛇科家族的無毒蛇類「狐假虎威」,借眼鏡毒蛇之名來恐嚇對手,這種蛇類就是被稱為「偽眼鏡蛇」的橫紋斜鱗蛇。
橫紋斜鱗蛇被稱為「偽眼鏡蛇」,聽名字就知道它們實際上并不是眼鏡蛇家族的成員,而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