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普及,以及家校共育工作的日益緊密,基本上孩子所在的班級,班主任老師都會建立一個「班級群」,為了就是方便學校各類通知的發布,班級各科作業的補充說明,便于更好管理學生,以及便捷和家長溝通交流。
一般一個孩子只允許一個家長加入,爸爸或者媽媽,可以直接管教孩子的人選,有的家庭就一個孩子,四個老人,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比較關注,都會申請加入進去。
善解人意的老師一般也不會強制要求,基本上都是默許狀態,但前提是家庭成員不能都在群里提問發言,最好是隱身狀態,了解班級情況即可。
可是即便如此,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班級微信群還是經常會上演一出出「戲碼」,形態各異,有時候讓老師也很為難、難堪,看到這類家長行徑,老師也只能默默嘆氣、搖搖頭,但是對這類家長的看法肯定大不同了。
據一些老師反映,他們最不喜歡這4類家長,在班級微信群里搞這些「小動作」,給老師無形中增添很多麻煩,其實也在給孩子「拖后腿」。
① 在群里滋事挑釁
有些家長,喜歡在班級群里發牢騷、傳播負面能量;或者看到孩子白天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小同學打鬧磕了碰了,受人欺負了,于是激起一身反骨,也顧不得班級群這個公眾場合,當下就@那位同學的家長,要好好理論理論。
往往是孩子們之間的事情,說不定很快就能和解,結果大人一摻和,言辭激烈,往往說著說著就爭吵起來、口不擇言,什麼難聽的話都發了出來,在班級群里影響非常不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