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我和一个朋友去北京车库咖啡参加一个技术沙龙,路过一个推广比特币的活动,扫码就可以喝咖啡,我当时压根就不感兴趣,拉着小伙伴就东拐西拐的去参加了某个云厂商的技术沙龙了。
过了2年,我有一台服务器被攻击了,数据库里面留下了一行支付0.1比特币才能恢复数据的字段信息,我才去了解比特币,然后发现这玩意0.1比特币就已经价值好几千元了,顿时感觉错失了一次暴富的机会。
人是环境的产物,往往只对熟悉的环境和领域,自己认知以内的事情表示赞同,超出认知以外的事情,大多数人选择的态度就是不相信。就像有很多月薪五千的人,看到互联网上有毕业就拿到50万年薪的字节跳动程序员,觉得不可思议;而很多的程序员,可能觉得low的在快手上直播,喊着老铁666的杀马特主播,人家可能能挣上千万的年收,更觉得不可以思议一样。
很多人,觉得在新加坡上班,非常的幸福,但是在新加坡上班几年的老铁,还想回国,你信不信?
人是善变的,得到手的东西,往往都不会珍惜,而对没有得到手的往往又羡慕不已,如果不调整好心态,永远会觉得如果换一种选择会更幸福。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占地面积不大,人口也就五六百万人,对照北京光是海淀区和朝阳区人口加起来都超过了六百万人口,虽然是小国,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位列世界前列。人家能做到发达国家的,靠的就是低税制和营商环境,对数字货币行业,新加坡的政策相对宽松,吸引了大量的币圈公司和web3公司。
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多多了解前瞻性的技术与市场行情是非常重要的,说不定,这个里面就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弯道超车。互联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就意味着可能会存在新的优秀玩家诞生。很多人说,计算机行业卷得一匹,刚刚学会的技术过一会儿又有新的技术冒出来,其实这才是好的,如果这些行业都不变化了,就像烟草一样,你会有机会么?
变化,才是年轻人有出头机会的可能,没有变化,好事儿也轮不到你。
虽然说有变化,但是底层的很多逻辑是没有变的,例如这么多年,做性能优化的一些硬件指标,CPU,内存,磁盘,网络都那样,现在AI智能时代,不就多了一个GPU指标嘛,所以多掌握几门技术,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能够做到触类旁通,这样形成知识体系之后,后面有新的事物诞生的时候,你就能够很快的进行学习,理解和吸收。
不要恐惧新技术,新产品,要积极拥抱变化,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很多时候就是时间换空间,新瓶装老酒,过去的业务没有增量的时候,可以借助新的技术产品手段,新的框架业务又重新做出增量。
技术只是一个维度,如果不是走的技术专家路线,建议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市场,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市场反馈,做一些尝试,有时候或许收益更大!